养老专业本科生明年首批出校门!就业形势如何?-k8凯发赢家一触即发

全国服务热线:18053593788
k8凯发赢家一触即发
山东
养老专业本科生明年首批出校门!就业形势如何?
2024-03-12 19:29:32

上午10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楼的一间教室里坐着三十几个年轻人,他们刚满20岁,课程却和“养老”有关。

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让两位同学上台分享在养老院实习的经历。这是他们在假期的必修课之一,为期一个月,不同的学生会被分配到不同岗位,有人负责行政、后勤,也有人在护理部和活动部见习。一个女孩分享的题目与养老院老人个人财产安全保障有关。有位奶奶不肯参加活动,她追问下才得知因为上次参加活动,老人房间里丢了东西。“养老院中为了及时观察老人情况而打开的房门,竟会给老人增添一份焦虑。”后来,她查询了许多国内外案例,试图弄明白如何能够进行更合理的处置。当然,也有让学生们感到非常无力的时刻。另一个演讲的女孩同样负责办活动,但她发现,愿意参加的老人只有固定的几位,有些内向的老人无论如何都不肯参与进来。“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她最后说。

人总会老的。学习养老专业,让这些20岁的年轻人比同龄人更快、更深入地认识到老年人的需求应当被看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行业逐渐成为朝阳产业。这几年,不少大学陆续建立起以本科教育为起点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和之前专科偏重的护理方向略有不同,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大部分设置在管理学院内,旨在为社会输送老年服务与管理对口人才。在长三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都开设了相关专业,而且全国排名非常靠前。明年6月,首批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将要毕业,真正走到老年人的身边。

这个据说就业率很高的专业教了什么?学养老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学习

“一听我要学养老专业,我爸的脸都黑了。”福建男孩史一程在高考结束以后,用软件匹配自己的分数,试图找出一个最合适的专业,“养老服务管理”就是这样被他发现的。本来,爸爸曾对史一程说,无论他选什么专业都支持,可一听儿子要填报这个养老专业,却罕见地沉默了。“我姐姐是学护理的,在爸爸看来,养老和护理是一样的,是去伺候人,会很苦、很累。再加上在他的观念里,送老人去养老院往往代表着不够孝顺,我要学这个专业,也不是个好事情。”后来,在查询了不少资料以后,史一程认识到,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更加偏重于管理而非护理,对于养老政策、金融、保险和养老管理模式的探索更加深入,而且未来的就业方向不局限于养老机构,还有老年大学、社区养老相关岗位,他顺带着给爸爸进行科普,打破他的固有认识。

为啥来学养老?“这个专业太新奇了。”大二学生林杨当年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养老专业。在国内的本科院校中,这是一个非常新的专业,刚刚建立没有几年。但冷门也意味着更多机会。当前,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许多政策的陆续出台也鼓励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工作。比如江苏将养老护理员和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纳入城市积分、准入落户政策范围,上海、北京、深圳都有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入职奖补。

如今,学了一年多养老专业,林杨觉得体验还不错。在他最喜欢的专业课上,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分析不同案例,让大家自由讨论。

养老院里一个老人闲得无聊,半夜翻墙出去玩,那么养老院的监控到底要怎么安装,怎么起作用?老人在养老院中洗浴,要有哪些防滑措施,注重什么细节?

后来在实习中,林杨恰好被分配到一家养老院的后勤部,在走廊巡查各个房间的时候,他发现那里的扶手都经过防撞处理,地砖的摩擦力都比较大,火警等标识在每个楼道都贴得很清楚,应急灯也会定期检查。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和眼前所见紧密联系了起来。

大四学生陈钊则喜欢养老金融、长护险、社区养老这几门专业课。在他看来,养老专业学习的内容也是复合型的,需要有一定跨学科的知识。比如养老金融就和金融学密切结合,长护险作为一种为失能老人托底的政策服务,与保险业息息相关。“那么未来,我也可以去保险公司选择长护险的方向,或者在医保局从事相关工作。”陈钊认为,这些课程能够拓宽养老专业就业的边界。同时,只有专业有更多“干货”,才能让他比一般的管理类学生多几分优势。

实践

自从学了养老专业以后,林杨对老人的关注增加了不少。这学期,他参加了一所养老院的志愿活动,每周一天,每天两个小时,工作内容就是和老人聊天。

一开始,林杨还有点尴尬,反而是几位奶奶先向他打开了话匣子。不少老人爱热闹,听到他们聊得热火朝天,就坐过来说几句。有位年轻时候当过医生的奶奶,最喜欢拉着林杨说话。“从她中学时候成绩如何优异,到恢复高考以后怎么考上大学,除了个人隐私,能说的她都说了。我更多时候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年轻的男孩第一次发觉,陪老人聊天这件事,他好像还挺擅长。“脑力需求不是很高,但是需要投入很多情感,我还挺喜欢的。”他笑了。

史一程也时不时会考虑一些之前没考虑过的事儿。“一位老人如果已经七十多岁了,饮食方面可能要有所调整。但我又想,如果是我,已经这把年纪,竟然连吃都不能随心所欲,那我肯定会不开心。读养老专业以后有时候会这么换位想一想,但也没个答案。”他说。

梁溪在假期里去一家养老院实习。她负责活动策划,教老人绘画,做康复操、手指操,还有手工折纸。跟她最亲近的一位奶奶总是很有活力。有次她们一起做手工贴画,奶奶特意去房间翻出上一次做的贴画,跟梁溪炫耀,问她好不好看。“我就一直在夸她。”

梁溪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奶奶把贴画送给她,说想让她留作一个纪念。“她其实平时是个蛮有个性的奶奶,也不会表达很多,但那天我一下反应过来,其实她不舍得我走。”梁溪最后和她合了影,也许她们的确不会再见面。

很多事情都是摸索着学会的,哪怕是和老人聊天,也要在之前弄清对方的家庭背景、子女情况,再去展开话题。“有时候需要忌讳一些,比如谁的老伴已经去世,就不能在她面前提。”梁溪说。后来梁溪意识到,比起课本中那些有关管理的字眼,在养老机构的实践更让她飞速成长。

就业

作为第一批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陈钊正在准备秋招。但他发现,就业形势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在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有不少养老机构有招聘需求。但让陈钊感到惶恐的是,大部分的招聘要求中,都需要毕业生拥有护理证或者社工证。“我不知道还要考这些证,现在准备也有点晚。”陈钊还坦言,不少养老机构需要的岗位还是得从基层护理员做起。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有关护理的知识和实操经验则相对欠缺。“我了解了一下,目前养老机构的管理层基本还是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或者是从护理员一路做上来的。如果会护理了,在基层做久了,也会管理。而我这个专业学出来以后,突然去管理,人家不一定会理你,因为你没有经验,是‘外行指导内行’。”他说。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那就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基层护理员。“坦白来讲,本科生有时候会有种天然的优越感,觉得做护理员是专科去做的事情,不愿意去。”陈钊很直白。

黄思仪所在学校的办法是增加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临床医学相关的课程内容,下个学期,她和同学还会学习护理学类的课程。“学校对医学方面的课程要求特别严格,我感觉自己像半个医学生。”黄思仪说。陈钊也向院方建议,是否以后可以安排在校生在就业前就考取相关证件,并加强护理实操内容培训。

在陈钊看来,养老服务与管理的学生还是有自己的优势。对于养老相关政策的熟悉度和专业度让他们能够在养老机构的一些部门发挥作用。“比如销售部、运营部就比较适合我们,需要市场营销的知识和对政策风向的把控能力。”他说,“社区工作里和养老相关的部分,我们的专业也是对口的。”他甚至还去报名参加了公务员录用考试。“有个岗位,我觉得跟养老服务管理有关。我去报名了,结果人家不要,说只要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我打电话过去,人家说没听说过有养老服务管理这个专业,我还给人家科普了半天。”陈钊哭笑不得。这专业太新了,总要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觉得自己既幸运又不幸。

有民营养老机构向陈钊抛出橄榄枝,他却犹豫了。他想起自己实习过的一个养老院,顶楼漏水,就滴在老人的房间里,报修了半年,天天漏水也没人管。“我当然明白单纯靠公益去做养老不可能,但是只认利益,要靠养老赚钱我也做不到。”

到底还要不要从事养老相关的工作?陈钊变得有些迷茫。

他说起当初为什么想学这个专业:“我小时候在弄堂里边长大,周围有好多老人,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所以后来我就觉得我去学这个专业,如果以后有可能的情况下,等我学成的时候,他们以前是怎么待我的,我就可以去让老年人的生活也变得幸福一些,去回馈一下。”

陈钊从未质疑过学养老专业的意义。他始终记得当时老师曾经谈到为什么要设立这个专业。“他说希望能够让社会上的人都知道养老服务管理,让年轻人现在也能学习相关的知识。老年服务需要人从年轻时开始慢慢去积淀,而不是到了四五十岁突然发现我老了,这怎么办?”陈钊说,“我们可能离老年人这个岁数还太遥远,但是关心老人的生活,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未来。”

(记者 刘畅 实习生 范晴 沈嘉仪 王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杨、史一程、梁溪、陈钊为化名。)

山东理想志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k8凯发赢家一触即发 copyright 2020-2023 理想志愿.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